湖南大学论坛|先为求是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14342|回复: 3

[连续剧] 某年某月发生某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4 06: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冬天,也有一部应景冬季的以抗战为背景的电影上映——《十三钗》。较之《十三钗》,本片显然技高一筹,成功许多。十三钗透着一股露骨的商业钞票味,大轰大嗡地渲染,直击吸金的几大命穴,无所不用其极。《十三钗》与《一九四二》,就像两个都旨在狂揽人气的明星,一个通过在网上猛发各种烟熏妆的自拍照来招揽关注,一个却自己不发照片、而是请第三方发一张照片,只发一张——自己正在参加一个赈灾公益活动,而且只是一个穿着素服的背影,不是为了照相而照相,而是被不知道谁拍到的。相比起来,这两个人,谁的手段更高明一些呢。功利没错,电影就是为了博取哄抬的,但漂亮的手段,不是更有助于让大家喜爱吗,说不定还刻骨铭心呢!
  
   陈凯歌在检讨《梅兰芳》的编剧得失时说,如果不注重情节的精彩勾连,那么电影就成了某年某月某日发生某事。不错,冯的《一九四二》正是如此,它没有太多戏剧化的因果关系,而是简单的事件罗列。但它讨了一个苦难史实的巧,观众在雄厚资金还原出的耸人情境下,被震慑了,而其实它的多方人物并没有太多关联,只是一个状态展示,很多人物线索以为有重大伏笔,其实也就是拍一拍而已,后来就没了(或者是剪了)。当然你可以说这就是真实,是艺术的气质,因为真实的生活很多人与事就是不了了之的。此片更像是按照纪实小说依样画葫芦的电影版。我们看到某些类似《讲述》栏目时,经常会有一些“情景再现”,此片就像是某个忆苦思甜访谈节目的超级豪华版的情景再现。
  
   冯导曾说自己的电影是好吃不贵,事实证明,他也是最得迎合市场的真传的。现在做大了,能够把这种对观众胃口的理念用于更花钱的历史题材,理应更扣心弦——有强大的民族历史感情作为奠基,有老刘的一把好手坐镇,有无过就是功的平铺直叙保驾,有惨绝人寰的情景再现做兴奋剂,有不作判断、正面反面都拍一拍的“朴实秀”做保洁,有丧母丧子、饥寒交迫这种全人类的痛痒共识作为绝对保证,这部电影至少应是在口碑与票房上稳稳保本的。虽然西方观众已经受够了主流故事片的中规中矩与黄钟大吕,就想搞个怪找一刺激,但在充斥着乌烟瘴气、满目疮痍的歪瓜裂枣残次品的我国影视圈,主流的故事片太有效了,真实的力量何止强大,简直是唯一,观众太买账了。套用一句此片里的台词,因为——“饿啊!”,观众无论是深层的灵魂还是浅表的娱乐胃口都已是饥肠辘辘。所以,这部精包装的“某年某月发生某事”,已足以让人唏嘘。坐在我左右的女性观众,在看到被炸得满天飞舞的人肉与石块时,脸部就开始抽搐,看到小女孩的肚子被炸出一个窟窿直冒血时就开始哭。看到徐帆的再次“方登他妈上身”的歇斯底里表演时,就开始呜咽。唉,女子总是容易善良和感性的,虽然这并不妨碍由于片子过长到最后都开始左顾右盼。民族被宰割的伤痛,忍饥挨饿的虚脱,失去亲人的惨怛,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共鸣点,是人就都能感同身受,大多数质朴的观众,能够被惨况吓一吓,震一震,就足够让他们给叫一好了。
  
   片中有一段冈村宁次与部下的对话。冈村宁次是主张以华制华的陆军司令,当时的国民政府没有及时给灾民发放粮食,他决定由日军像河南的饥民供粮,认为这样,能够有效地分化国民与政府的凝聚力,反过来为日军做事。部下表示疑议,说,这不可能吧,他们可是中国人啊!(呵,这位部下是在以日本人的思维揣度中国人。)冈村宁次信心满满地摇摇头说:“首先他们是人。”(后来的排名全球第一的几百万汉奸率也证明这一点了。)他就只差没有说出有奶就是娘了。也正是得益于这个道理,片子只要易懂,好看,就足够啦!所以冯的“好吃不贵”能够逐一超越对手,而变成现在的人气加票房老大。北工大曾做过一个问卷调查,表示愿意优选冯导的片子观看的学生数量排第一,并且排第二的某导演的选择者只有冯导的一半,冯导是唯一一个可以不用明星,他自己的名字就是有明星效应的吸金片导演,我也在多年前听过小地方的面摊老板会心地夸冯的片子好看。冯导这样的局面的确让人心服口服。
  
   日军两次对逃荒队伍的轰炸后,人群没有丝毫同仇敌忾的倾向,反而还在扭打,各种穷形尽相。唉,作为征服者,如果看到这样的景象,真是很难对被他们征服的民族产生敬意……微博上曾经热议这部片子是不是太赤裸了,会引发敏感。其实,作为上面的人,是很愿意让老百姓多看看这样的片子的。第一,吓吓他们,让他们知道现在多幸福,他们就踏实喽,安静喽;二,不好的东西,都推给戴齿轮徽章的一方了,既可搬演兵痞戕民的残忍吓吓现在的人,又能再次痛批蒋军的败坏;三,日军没什么表现,只负责展现残忍,一次有一次地屠杀式轰炸。日军的确残忍,可问题不在此,问题在于我们永远以同一种方式卡碟式的念咒着,集体性格与祥林嫂无异,当然这也是出于务实的需要——坚持渲染我们过去的惨、现在的强,日本是残忍之王,对国内的现实矛盾的注意力就很好地转移了……四,中国的事情从来都不是一个政党的事,鱼龙混杂,国情所在,民族性格如此,经济现实与民众风气交互作用着,会发生的总会发生。而且,现在的当权者,因为属性已渐成为了过去他打倒的人,所以不知不觉中视点已在转换,移情已在变化。还是袁世凯说的有道理:天下乌鸦一般黑,只有抓没被抓住的区别,没有黑不黑的区别。当时的犬牙旗一方背时得被抓了现行,当然做什么都是错了,厚黑的专制战胜了任性的专制。
  
   能活的都是善于苟且的,所以有个词叫苟活。片中唯一不遵从此规则的有点秉持有点追求的代表鲜活血性的中国人角色,也被一刀穿喉。结合其他好多个导演拍的商业大片(是负责给最广大民众看的),里面都有类似情节:讲骨气的美好单纯的人必死无疑,信苟且,得永生。而且还都是商业大片。所以现在人们应该更理解上面的人是一点都不介意这样的片子多一点。不知道观众注意到这个现象没有——美国,如此崇尚自由与多元化的,只要是电影(商业大片更不例外),一定有一个情节比千篇一律还千篇一律——那就是,卑劣的,猥琐,欺骗的搞鬼的人物最终一定没有好下场,光明的积极的健康的人一定能善终,且不论这是不是矫情的教化,但至少这是人家的价值观,电影作为宣传机器所严格承载的责任——稳住社会的阵脚,让人们相信美好。而我们,越是商业大片,越喜欢矫情人性恶,或者为阴暗卑劣的行为开脱,或者探讨权斗人斗的无限趣味,玩味权术、道术、弱肉强食的真理,如此看来我们倒是很开放。电影内容总是这些,原因很简单,人都是只关注自己的,最关注自己的,谈自己也最上手,也最容易谈得深谈得真,这只能说明我国拍电影的都是什么样的人,现实助长着什么样的人,社会暗示着什么样的道理,片头,换了LOGO的华谊兄弟霸气爆炸、天威神圣的铜门狮子头应该就是他们最好的价值取向和定位诉求。
  
   与此片相比,有明显的起承转合、因果照应、竖立正面价值倾向的集结号整体而言要好很多,有一个硬性指标,就是集结号肯定比这个片子更适合给青少年看。但这并不代表此片不好,它仍然是一部好片子,出场时人们神色凝重,因为片中各种不得已的苟且偷生,换做自己,也会这么做的。余音三日是不会了,但一定值得一看。
  
   (李雪健老师演得有点过了,很多表现激动情绪的地方,延长得过了头,打漂,说不出到底哪不对,但就像玩山脊赛车急转弯时的漂一样,有些时候哪都没撞,但就是漂时间长了,车身摆了一下,不对劲只有自己知道。唉,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李雪健,可能是上了年岁,又患过重病的原因吧!他浑身是戏的气场在撑着整部影片的格调啊!)
发表于 2012-12-4 12: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和楼主的想法一样,同感啊
发表于 2012-12-4 17: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对了,就是这个样子,顶你
发表于 2012-12-4 22: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感觉到没感觉了,慢慢体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湖南大学先为求是 ( 琼ICP备10001123号 )

GMT+8, 2024-4-18 15:03 , Processed in 0.21371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